同洲课程丨学习国粹篆刻课程传承民族文化
人篆刻思离群,舒卷浑同岭上云。

看到六朝唐宋妙,何曾墨守汉家文。

篆刻艺术作为中国的国粹之一,是书法(主要是篆书)和镌刻相结合的工艺美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形成了一以贯之、厚重的悠久传统。

其融万千气象于方寸之间,向为历代文人墨客所钟爱,或自篆自用,或馈赠文友,钤记落款,观赏把玩,可从中获得无尽的审美愉悦和艺术享受。

同1.png
大师齐白石的作品《虾》和名章 




4月7日的篆刻课程


时代在进步,但传统文化的传承依然不能忘。为了让学生们能近距离地感受和体验这门国粹,在4月7日和14日的行走课程中我们有幸请到了篆刻大师刘小虎老师给学生们做讲解,并指导学生亲自刻一枚自己姓名的章。
老|师|介|绍
微信截图_20210713144104.png

刘小虎

篆刻大师刘老师在国画、书法和篆刻等皆有着深厚的造诣,师从林仲兴、徐放和徐梦嘉等艺术大家。


刘老师首先介绍了印章的发展和现代意义:印章不仅丰富和完善了书画作品的层次,同时名家的印章也是作品价值的体现。

由于学生们都是第一次尝试刻章,所以刘老师先给大家挑选了相对容易下手“吉祥”二字,并讲解了刻章的准备工作:从石料的打磨到确定字体和镜面结构再到用记号笔打样的每个细节都详细的做了说明。


同3.jpg
图片

同学们正在认真听刘老师讲解工具使用


这个过程并不轻松,但学生们从课程伊始就展现出了极大的热情,所有人都专注于自己眼前的小小一方石料,不少同学为了能写出更好的字体效果更是反复尝试。
同4.png
图片

做准备工作中


直到下刀那一刻,同学们才真正感受到了刻章的不易,连一刀直线都难以保证,更不用说力度不稳导致刻痕深浅不一,手上的酸痛感也在提醒他们接下来将是一场恶战。不过这些困难当然扑灭不了学生们热情,只会越战越勇。
同5.jpg
图片

刘老师正在指点于天佑如何下刀


在刘老师的细心帮助下,不少同学逐渐找到了手感,下刀越来越顺,进度也随之加快,很快就有人完成了第一块印章。当然很多人并不满足于此,开始尝试起了不同的字和刻法。



同6.jpg
同7.jpg
同8.jpg
同9.jpg


同10.png

全神贯注做着篆刻的同学们  




同11.jpg

同12.jpg

 G9 朱子杰(左)尝试了阴刻、G9 郑淇元(右) 尝试了阳刻 


4月14日的第二次课上大家终于准备开始刻自己的名字了。当然作为新手来说印刻全名依旧是个难题,所幸在刘老师的帮助下,大部分同学都选取了姓名中的一个字作为目标。有了上次的经验,学生们自信了许多,出手也明显更稳了。同学们也纷纷寻求刘老师的指点,希望能做出更好的成品。


同13.png
图片

学生们正在查询名字的篆刻体

同14.png
图片

学生正在询问刘老师刻名字需要注意的事项







作品及心得分享

同15.png
图片

G10 孔申璞和胡洁远的作品

同16.jpg
图片

有些害羞的G10 许曜炀

同17.png
图片

G10 陈梦倩

同18.jpg
图片

G8 廖昕瑞作品





在这次活动之后,不少同学也不禁提起笔来,书写下对于篆刻课程和篆刻文化的感受。


同19.jpg

 
G10 蔡晓亚心得分享 


同20.png

 G10 洪菲心得分享 



同21.jpg


G9 潘思瑜心得分享



同22.jpg


G9 刘里佳心得分享



同23.png


G8 疏羽桐心得分享



同24.jpg


G8 郭嘉璐心得分享





部分优秀作品展示


同25.jpg

本次活动对于同学们而言,既有实用和欣赏,更有陶冶情操,强健身体,启发智慧等多方面的意义,学习书法和篆刻,重在培养人的德、智、体、美等综合素养,继承传统文化的丰富遗产,对提高民族自豪感也是具有重要意义。


图片



最后,以一则笑话论了解篆刻文化的重要性吧~

同27.jpg


变换了文字顺序就会很容易导致误会的产生,论学好篆刻的重要性啊!



-END-


预约报名
网站首页 电话咨询 在线客服